我的大脑需要“弹性工作制” | 双相患者的职场生存指南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残疾就是盲人、坐轮椅的人这种身体上可见的残疾,但事实上残疾人的范围非常广,在我国的法律政策中,其实就存在“精神残疾”这个类目。
你能想象吗?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 “情绪天气”,但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情绪宛如失控的过山车,毫无征兆地从云端坠入谷底,又骤然冲上云霄,这便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从一个全新视角走进他们的世界,并了解一个对他们意义重大的消息 ——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申请残疾证。
“入职第3个月,我因为‘按时下班’被约谈了。
没人知道,我的抑郁期连起床都需要2小时,而躁狂期却能48小时高效工作——直到确诊双相,我才明白:我的大脑需要的不是‘正常’,而是‘合理’。
——这是一位双相患者的真实职场自白。


独特视角下的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极端周期”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又称双相障碍、躁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点是患者的情绪会在躁狂(或轻躁狂)与抑郁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反复切换,两种状态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且伴有不同的行为和生理症状。
双相障碍常被看作情绪的 “跷跷板”,但换个角度,它更像是一场无法预测的 “情绪四季” 急速交替。正常的情绪波动如同四季更迭般温和有序,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却像在一天之内经历了炎夏与寒冬。
想象一下,在 “躁狂之夏”,患者仿佛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他们的思维如同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各种新奇的想法如烟花般不断绽放。说话就像连珠炮,语速快得让旁人只能望尘莫及。在生活中,可能会突然心血来潮,辞去稳定工作,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环球旅行,或是一夜之间花光积蓄,购置大量根本用不上的物品,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但当 “抑郁之冬” 毫无征兆地降临,一切瞬间陷入死寂。曾经活力满满的身体变得沉重不堪,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浓稠的泥浆中挣扎。对生活的热情被彻底冻结,曾经热爱的音乐、电影、书籍,如今都如同失去了色彩的旧物,再也无法激起一丝波澜。患者常常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与外界隔绝,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自我贬低的声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人,死亡的念头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时刻萦绕在心头。


生活中的 “情绪风暴” 实例
①28 岁的设计师阿明,就深陷在这情绪的漩涡之中。在躁狂期,他觉得自己是设计界的天才,能创作出改变世界的作品。他日夜不停地工作,同时接下多个大型项目,在工作室里激情澎湃地指挥团队,对每个细节都吹毛求疵,完全不顾及团队成员的疲惫。
而当陷入抑郁发作,患者又会被绝望彻底笼罩,如同置身不见天日的黑暗深渊。曾经热爱的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丧失对生活最基本的兴趣。可随着抑郁期的到来,他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看着自己曾经的设计作品,只觉得一文不值,面对客户的询问和团队的期待,他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关在家中,连续几天不吃不喝,工作也陷入了停滞,觉得自己成了家人和朋友的累赘,脑海中反复闪过自杀念头。据统计,约 25%-50% 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曾有自杀企图,11%-19% 的患者最终因不堪疾病折磨选择结束生命。
📌 双相职场困境:
◾ 情绪极速切换下,朝九晚五=慢性窒息
◾ 请假看病被质疑“装病”,绩效压力加剧病情
◾ 不敢提需求,怕被贴上“不稳定”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可申请残疾证:黑暗中的希望之光
长期在这样极端的情绪中挣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工作机会一次次溜走,人际关系支离破碎,经济压力如泰山压顶般沉重。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并非孤立无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可以申请残疾证的。
残疾证对他们而言,是生活的 “及时雨”。
在医疗方面,它意味着更多的医疗补贴。许多地区会为持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报销部分药品费用和住院费用,让持续的治疗不再因经济问题而中断。
生活保障上,凭借残疾证可以申请生活救助金,为在困境中挣扎的患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缓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而且,在出行时,患者能享受公共交通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公共场所,还能获得优先服务等便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融入社会的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残疾人包括精神残疾的人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因此患者有权申请残疾证。

双相情感障碍申请残疾证条件


《精神卫生法》第4条:“用人单位应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为精神障碍患者创造包容环境。”
——残疾证是你合法主张权益的盾牌,而非示弱白旗。
残疾证不是允许我们‘做更少’,
而是让社会允许我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做得更好’。

每一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是生活中的勇士,尽管他们在黑暗中艰难前行,但始终没有放弃对光明的渴望。希望通过这篇推文,能让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相关信息,

同时,也呼吁大家能够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让看不见的残疾也能够被看见!







沐恩 AI 测评,又准又快
准确洞察心灵需求,快速引领健康心理风尚。


💬 文末互动:
“如果你的公司提供‘心理健康假’,你会用来___?
A. 预约心理咨询 B. 放空补眠 C. 做创造性工作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沐恩科技
